September 17, 2007

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人生就會有意義。讀 iWoz / 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這應該是少數幾本我在幾天內就讀完的書。

講到 Apple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 Steve Jobs,但其實 Apple 還有另一位共同創辦人(co-founder),另一位 Steve, Steve Wozniak。

在分享心得之前,我想先分享詹偉雄在推薦序裡的一段話。

對眾多財經書讀者而言,他們喜愛「成功告白」遠勝於「挫敗反省」,因為現實世界裡已經挫敗處處,他們寧願吸收那些未必能適用於每一個人的成功配方,而不願傾聽那具有普世性的懺悔告白。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財經書愈來愈難看的原因:它們總嘗試要勾勒出普遍真理,以讓好學的讀者以為遵循,但最終卻落得千篇一律,完全忽略企業經營者、創業家個別的偏執個性、冒險衝動或非理性的欲望,在企業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但相對地,出版業裡的另一個出版類型—「傳記書」卻適時地填補了這個空白…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就是 Woz 的想法、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小時候, Woz 藉由與父母討論的方式建立起價值觀,包括絕對的誠實。 Woz 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從小就想為人類做好事;從小就想領先別人、在各方面成為最好。三年級開始參加科展,從中瞭解「過程比結果重要」,並培養出耐心。五年級開始學布林代數(Boolean algebra)及其基礎:笛摩根定理(De Morgan's Theorem),這些是電腦所使用的數學。

就像 Woz 自己說的,他要一輩子當工程師,絕不轉到管理職,他是一個會把人放在心裡的工程師。在 Apple 股票上市之前,他把自己的一部份股份送給對 Apple 有貢獻的人,或是以一股 5 美元的低價賣給 Apple 的員工,那些「有資格獲得股票」的人,他稱這為沃茲計畫。

Woz 喜歡惡作劇,喜歡自己把設計的東西做出來,而且是以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快樂」一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1982 年舉辦第一屆 US 音樂節,虧損 1200 萬美元; 1983 年的第二屆又賠了 1200 萬美元。

另一個頗有共鳴的地方在於他父親和他教育兒女的理念和方法。我記得我在大三或大四的時候,在一篇寫給學弟妹的文章裡也有提過一樣的想法。但是這篇文章現在好像已經找不到了。

書裡真實地呈現 Woz 的成長過程及決策動機,對 Steve Wozniak 和 Steve Jobs 都會有更真實的認識。

你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最近我在找工作,說真的,工作不難找,難找的是「喜歡的工作」。一份 "不" 喜歡(包括覺得討厭和普通)的工作,做起來一定是痛苦的。前一陣子有位朋友在 blog 上提到「享受生活」,我的想法是,工作是每個人生活中很大的一部份,如果一個人不能享受他的工作,工作時沒有樂趣、頻頻抱怨,只能趁著放假的時候去旅遊、去放鬆(像我當兵初期那樣),在我看來這不叫享受生活,這樣的旅行只是躲避工作、暫離工作的手段而已。所以薪資不應該是找工作最大的依據,興趣才是。許多人大嘆生活(或工作)沒有意義,原因可能就在這裡。

像 Woz 這樣,一開始就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是比較容易的,另一種比較難的方法是「喜歡你做的事」,就是做你不喜歡的工作,然後轉變心境,去「真心」喜歡它,類似我當兵後期那樣。

到現在為止,我投出去的履歷表並不多,但我會期望自己,每一份投出去的履歷都是我真心喜歡的工作。

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人生就會有意義!


相關連結
iWoz 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 YLib Blog

2 comments:

  1. 對啦~~~要在工作~~~
    才有~~~樂在生活~~~

    ReplyDelete
  2. To 讀書人:
    謝謝您的留言,但是要真心喜歡工作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