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9, 2007
《下一個社會》讀後感
原發表日期:January 12, 2004
Ch1 資訊革命的未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當前所處的資訊革命時代,試圖從過去的發展經驗來 "推演" "下一個社會" 的可能,由歷史(印刷術及工業革命)的軌跡來 "類比" 現今的資訊革命, Drucker 認為到目前為止,我們才在資訊革命的初始階段而已,未來將出現與資訊科技幾乎無關連的許多新產業,而這些新產業才是改變人類社會的主要動力,例如生物科技與養殖漁業。
但我認為如此的 "推演" "類比" 是有危險的!如果把重大的技術革命視為歷史過程中的向上 jump,那麼我們可以用之前的 jump 來預測下一個 jump 的幅度嗎?
我們總是希望能掌握趨勢,或至少能發現趨勢,尤其是 "商人",而 "預測" 是最常用的手法,參考歷史經驗是個不錯的預測方式,但只要是預測,我們就無法保證它一定會發生。
Ch2 網路引爆的世界
這篇文章是《紅鯡魚雜誌》訪問 Drucker 之記錄整理。首先 Drucker 不認為市場機制是醫療保險的解藥,因為醫療保險業 "都是以 1900 年事業為基礎",老實說我不太懂。 Drucker 認為製造業已無法增加價值,企業必須轉變為 "以知識為基礎的流通公司",這讓我想到聯強。
而隨著製造業的衰退,各國政府會被迫採取保護主義,因此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制度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會是區域保護主義。
另外,生育率低造成年輕人數目減少,老年人佔人口的比例會非常高,因此未來的流行文化可能是由老年人所產生的,而社會的主導權也可能是由老年人所掌握。
在這一章提到,我們常用選擇權來當作員工的獎勵,但由於知識工作者的特性逐漸浮現, Drucker 認為必須將知識工作者視為夥伴、合夥人,甚至是外包商。短期的利益已經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方法。然而回頭看看台灣的高科技業,公司不斷地用薪資紅利來招募。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上班族也是 "逐紅利而居",以福利水準作為選擇公司的頭號指標。人人都有生存的壓力,但過度追求物質滿足亦是不妥,而台灣民眾是否位在平衡點上,是個可以探究的問題。
Ch3 從電腦識字率到資訊識字率
這篇文章寫於 1998 年,但是通篇文章卻像是電腦剛問世那個年代所寫的。
電腦的重要性大家是了然於胸的,裡面比較有感覺的有兩個部分。首先,企業對外界的瞭解太少,所謂的資訊系統和會計系統,蒐集到的資訊都是企業內部的。"利潤中心" 是 Drucker 多年前發明的,但在文章中, Drucker 表示 "我創造了「利潤中心」這個名詞,今天我對這一點慚愧之至,因為在企業內部,其實並沒有利潤中心,只有成本中心。利潤只能從外界取得…"
Drucker 認為,真正在影響企業的人是 "非顧客",企業往往對於非顧客毫無所知,但非顧客的數目總是遠遠大於顧客的數目。未來企業的焦點將會非常狹隘。
重大的挑戰並不是取得更多或更好的內部資訊,而是增加外界資訊。
另外, Drucker 認為 "資訊" 與 "會計" 兩個系統必須要結合,包括學校的資訊科系和會計學系。但是目前還不知道怎麼做。
按照 Drucker 的說法,企業中有些人不管人,只負責當資訊中繼站,因為資訊理論的第一法則表示,每經過一次轉介,噪音會加倍,訊息會減半。而近年來企業利用資訊系統協助資訊的傳遞,因此執行長可以削減這些組織層級。而這完全符合 "中階主管會消失", Drucker 的主張。
Ch4 電子商務是最重大的挑戰
重點在於 "電子商務" 與 "交貨"。
Drucker 一開始就挑明了 "傳統的多國公司早晚會被電子商務消滅"。電子商務首次把製造和銷售分開,也把銷售和購買分開。
在電子商務中, "交貨" 扮演了蠻重要的角色,甚至可能成為一項核心競爭力,包括交貨的速度、反應能力和品質。
Drucker 也指出,所有的售後服務,不論是實體商品,如機器的維修,還是銀行貸款之類非實體產品的服務,都必須送到客戶所在的地方。
就目前台灣的環境而言,純粹虛擬的公司(即達康公司)在日常生活上還不算購買行為(方式)的主流,這是 B2C 的部分。 B2B 我就不知道了。
Ch5 新經濟還未出現
這是《Business 2.0》專訪 Drucker 的報導。
首先談到網路公司,Drucker 說,投機熱潮會領先 10 年,然後真正的業務才開始成長,因此還要 10 年,才能看到新經濟的優勝者。另外,許多人(包括 Drucker)都低估了老公司適應環境的能力及速度。
Drucker 認為,網際網路對非營利事業的衝擊,會遠超過對營利事業的衝擊,尤其是 "高等教育" !今天,一位知識工作者必須擁有很多知識,而且是高度專業的知識,因此高等教育的重心將轉變,由年輕人的教育轉到成年人的進修教育。
談到創新, Drucker 指出,今天需要的組織是 "領導改變" 的組織,而不只是創新的組織。創新的時機也很重要。他覺得組織應該參與創造性毀滅的過程,而且必須持續不斷,必須很有組織。
Drucker 說:「過去四、五十年,經濟是主導力量,未來 20 到 30 年裡,社會問題會變成主導力量,高齡人口迅速成長,比較年輕的人口逐漸萎縮,這表示會出現社會問題。」按照如此的說法,社會問題的力量會超過經濟的力量,是否表示社會問題會愈來愈嚴重,迫使政府(及人們)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注意在社會問題上?是否表示未來的政府將先 "拼社會" 而非 "拼經濟"?是否表示未來的社會將較為動盪,迫使政府必須優先穩定國內的社會及政局?是否表示我們要先做好心理準備,來面對未來一個動盪的年代?
在劇烈變化的時代,經理人必須學習在短期和長期之間求取平衡,這絕對不容易,一個成功的例子是 Jack Welch。
最後, Drucker 認為可能出現一個系統,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然後在實際的地點交貨。這套系統在台灣已經有了,例如顧客在網路上下單,到最近的 7-11 提貨。 Drucker 再次提到,電子商務的核心問題是 "交貨"。
Ch6 新千禧年的執行長
Drucker 舉出 CEO 的地位有 5 個很明顯的重點,但我覺得,說是影響企業的 5 個項目會更貼切吧。
1. 治理(governance)的改變
其實就是公司治理,以及相關的概念和工具。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設法迴避治理的問題。
2. 面對資訊的新方法
就如 Drucker 所言,對企業來說,資訊科技已形成明顯的衝擊,但是到目前為止,衝擊只表現在實體因素中,沒有表現在策略和創新之類的無形因素上。未來的企業必須瞭解自己勢力範圍以外發生的事情,有些內容在 Ch3 已經提過。
3. 命令與控制
知識工作者和管理顧問爆炸性成長,他們是公司的夥伴,命令和控制會消失嗎?什麼能夠取而代之?一般的說法是以願景、激勵和適當的績效評估制度來領導,並且仰賴知識工作者的自律、自我控制。但是 "命令" 會完全消失嗎?或許不至於,畢竟總是需要決策者。 Drucker 表示,明天的 CEO 必須瞭解何時該下命令,何時該當夥伴,代表人物是 J. P. Morgan。
4. 知識工作者崛起
「你不能再依靠知識的競爭優勢,科技傳播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相信,未來三、四十年內,美國擁有的唯一優勢,大概是一種不容易一夜之間創造的東西,意即,能大量供應知識工作者。…但是知識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仍然很明顯,問題是我們還沒有好好運用。」這一段話讓我開始思考,或許我們不應該爭論台灣的大學是否太多,大學生是否太多,而應該考慮的是,大學生的素質,甚至是大學生的工作表現及生產力。這是 "質" 的問題,而不是 "量" 的問題,或者說 "質" 才是應該關切的焦點,單純討論 "量" 是沒有意義的。
5. 整合為一
願景,變化的頻率,內部整合。
Ch7 企業家與創新
這是《Inc.》雜誌對 Drucker 的專訪。
Drucker 認為企業精神表現第一名是韓國,第二名是台灣。(有一種被鼓舞的感覺)並談到 "企業家是一種鍛鍊,一種相當嚴格的鍛鍊",創新是經濟層面的事情,不是技術層次。創新是有系統、有組織的嚴格鍛鍊。
企業家的 4 大陷阱
1. 企業家必須面對現象,知道新產品或服務不會在自己想像的地方成功,而是在完全不同的市場裡成功。許多企業家會拒絕意外的成功,因為這不在他們的計畫之內。
2. 企業家認為利潤最重要,其實現金流量才最重要!我們要避免陷入週轉不靈的困境。
3. 企業開始成長後,創辦人會忙得不可開交,公司會成長到超出管理能力。為了避免危機,應該建立一個管理團隊。
4. 第四個陷阱最難處理,它通常發生在企業已經很成功,企業家開始把自己看得比企業還重要時,企業家必須從企業的需要出發,這時外人可以提供很大的助力。
當談到非營利機構, Drucker 表示,非營利機構需要的管理不會比較少,大部分非營利機構都必須學習如何吸引和維持義工,義工的滿意度是用責任和成就來衡量的,而不是薪水。
最後是 Drucker 對政府的創新和企業精神的看法。「每個國家都呼籲加強領導,但這個呼籲是錯的。一旦碰到全面性的失能現象,問題就不在人,而是在制度。現代政府約有四百年的歷史了,它需要創新。…主導過去六十年的經濟理論也一樣。未來 25 年內,企業精神和創新最重要的領域是政府,而不是企業或非營利機構。」
為什麼碰到全面性失能時,問題就不在人而在制度?何謂全面性失能?我的感覺是,屆時我們需要一群人(或一個人)來制訂、使用一套 "不同" 的制度。 "不同" 可以是全新的,修改過的,甚至是以前用的。需要人也需要制度。
Ch8 他們不是員工,是人員
可能有些人有聽過 "人力派遣" 這個行業,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因為台灣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公司出現。一家 "人力派遣" 公司擁有許多人才,這些人就是公司的 "產品",人力派遣公司將他們派至需要的企業作為臨時員工,期滿再另做安排,意思大概是這樣。
相對於人力派遣,美國出現「專業雇主組織」(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負責員工管理和員工關係的每一項工作,包括製作紀錄,依法雇用、訓練、派遣、晉升、解雇和裁撤員工,管理退休計畫和退休金給付。在我看來,就是企業 "幾乎" 把整個人力資源部門給外包一樣。是幾乎,不是全部,所以企業和專業雇主組織需要分工與協調。感覺起來,專業雇主組織像是 "加強版的人力派遣公司",除了人員派遣,更涵蓋了許多業務。
這兩種型態的組織,在法律上,都使得為企業工作的人變成 "非員工",這樣對企業有何好處?首先,能降低應付官僚體系的作業成本,包括法律、文書作業、稅務方面的規定。其次可以節省企業處理員工相關問題(如訴訟)的時間,把精力放在業務和品質上。另一個重大的好處是,這兩類組織能協助企業處理知識工作者高度專業化帶來的管理困難。最好的例子是醫院。美國醫院已經用 "分割委外(piece meal outsourcing)" 的方式來因應,各個知識專業都有不同的委外公司負責管理。
人才派遣公司和專業雇主組織提供的生產力是高是低,要看如何配置、管理和激勵人員而定,但兩者在這些方面都無法控制。讓傳統勞動力有生產力的東西是制度,然而,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中,讓制度有生產力的是個別員工的生產力。
員工或許是我們最大的負債,但人員也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員工和雇主的關係隨這經濟與社會結構的轉變而成為研究的對象。但是在印象中,近年來除了工會的出現之外,似乎沒什麼大變化。若真如 Drucker 所預料,將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會很複雜,原本企業內的制度與其他公司有所關連和互動,如此一來,人資管理會需要更多技巧和協調,包括公司內和公司外的。
Ch9 金融服務,不創新就滅亡
這篇文章描述了倫敦在金融服務業的歷史及地位,強調金融服務已經很久沒有創新的產品。而衍生性商品根本行不通,老實說,這篇文章我看得不是很懂,也找不太到重點。
Drucker "推論" 若能為老化富裕的中產階級或是中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將會有豐厚的利潤。另一個機會則是保障企業對抗慘重外匯損失的金融工具。
文章中提到, Say(法國經濟學家)認為新發明在開始時會自行創造難以滿足的需求,而 Schumpeter 則解釋,這種階段不可能長久延續下去,因為「創新者的利潤」很高,會快速吸引眾人模仿,此後即使需求仍然維持高水準,這個產業也會從產銷高利潤產品與服務的行業,變成產銷無利潤的大宗商品的行業。
Ch10 超越資本主義?
這篇文章是《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對 Drucker 的專訪。提到資本主義的缺點。 Schumpeter 看出經濟活動的型態是 "移動的不均衡"(moving disequilibrium),這種不均衡是由創造性毀滅的過程所造成,新市場新產品和新需求被創造出來後,就犧牲了舊的東西。因此市場結果不能用資本主義理論的預測方法來解釋。
接著提到非營利性質的第三部門,Drucker 認為,解決社會問題的實際範例非常重要,讓其他人可以模仿。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Drucker 論亞洲危機、論日本及論中國。基本上亞洲的危機不在經濟,而是在社會!短時間內大規模的工業革命和隨之而來的都市化,自然出現爆炸性的混亂。 "華人" 在亞洲(甚至是全球)的經濟相當有影響力,但是卻不是處處受歡迎,如馬來西亞、印尼。
Drucker 說,自 1700 年開始,中國每隔 50 年都會發生一次農民暴動,最近一次是 1949 年毛澤東推翻國民政府,Drucker 認為另一次暴動的時間已經成熟。
Drucker 認為中國在 10 年內會分裂成某種型態的地方分權,最大的挑戰是要整頓極度無效率的國有企業,卻不能引發社會動亂。
談到日本,Drucker 認為日本是傳統的 19 世紀歐洲國家,由公務員官僚體系治理,官僚會忠於自己的部會,保護自己的地盤,再加上日本很少世界經濟的經驗,大部分產業都受到保護,因此日本有許多產業非常沒有效率,充斥著冗員。每當日本開放一個產業,就會被外國人佔據。
最後, Drucker 認為 21 世紀的 "基本混亂" 是由人口結構所造成,人口老化不是大問題,年輕人口萎縮才是大問題!
Ch11 偉大機構的崛起
"多元主義" 在上個千禧年興起,衰退,再興起。許多 "特殊利益團體" (如修道院、男爵、主教、技工同業公會等)都擁有自主權,而且只追求自己的目標,沒有人關心共同利益,制訂社會政策的能力完全消失。目前的情況則是,(新)企業組織、工會、公務員、醫院、大學都像 800 年前的多元機構,這種新的多元主義隱然有摧毀制訂政策的能力以及社會凝聚力的威脅。 800 年前的多元機構是以財產和權力為基礎,今天的自主式組織則是以功能為基礎。
下個世紀的挑戰是保持這些機構的自主性,同時讓國家恢復至少在和平時期喪失掉的政策一致性。
Ch12 全球化經濟與民族國家
200 年前就有人預測民族國家會 "死亡",包括康德(Immanuel Kant)及馬克思,但時至今日, Drucker 仍認為民族國家會熬過全球化經濟和資訊革命,但民族國家會大大的改變,包括國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對外的經濟政策、對國際企業的管制,甚至推動戰爭的方式。
接著從匯率的角度切入全球化經濟。國家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但跨國公司不能完全擺脫政府的控制。世界經濟的動力已經是國際資本的移動,而非國際商品的移動。我們需要新的經濟理論,此時大家開始重視 Friedrich R. List,Alexander Hamilton 和 Henry Clay 所提倡的作法,既不主張自由貿易,也不推廣保護主義,不以貿易為重點,重點在投資。
由於多國企業成為跨國企業,全面戰爭可能會有害國家目前的戰力。
下面這一段話比較有感覺,「從工業革命初期開始,一直有人主張經濟上互相依賴的力量,應該會比民族主義份子的熱情還強烈,康德就是第一個這樣說的人。…但過去 200 年來,每一次政治熱情和經濟理性相衝突時,政治熱情和民族國家總是獲得勝利。」下次再有人認為大陸會因為台灣的經濟而放棄武力犯台,我會建議他看看 Drucker 的結論。
Ch13 笨蛋,這是社會問題
這篇是 Drucker 專論日本的文章,尤其是日本的官僚,以及日本官僚面對社會問題時的態度與對應方式。
首先是日本的官僚和統治菁英,Drucker 指出,許多已開發的民主國家,都相信自己需要統治菁英,如果沒有他們,社會和政治會解體,進而瓦解民主制度。日本即為一例。而美國和少數人口較少的英語系國家則是例外。儘管日本的官僚系統貪污腐敗,充斥冗員,但由於沒有人可以取而代之,使得他們繼續保持權力。
日本官僚面對無法 "解決" 的社會問題所用的策略是「拖延」,這是由於日本官僚機構在長久歷史所累積的經驗使然。或許從經濟的觀點視之,這會被解讀成懦弱,但對日本的決策者而言,「社會」才是最優先的事項!
日本遲遲不 "處理" 銀行危機,是看到銀行危機對 "社會" 產生的影響,有多麼嚴重。
銀行危機削弱了日本的企業和社會結構,可能瓦解日本特有的「集團企業」(Keiretsu),更威脅到日本的「社會合約」,尤其是 "終身雇用制"!集團企業是終身雇用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算是一篇 Drucker 替日本官僚體系辯護的文章吧。
Ch14 城市的進化
文章中的 "社區"(community)或許翻譯成 "社群" 會更貼切一點。
Drucker 認為傳統的鄉村社區已經消失,但政府的 "社會計畫" 無法彌補這個真空狀態。我們需要創造 "都市社區",必須具有自由和自動的特性,也要讓城市裡人有機會做出與社區息息相關的貢獻。而此重責大任只有 "非營利社會部門" 能擔當。只有社會部門能提供機會,讓人民擔任義工,讓個人擁有一個自己可以控制,也可以同時奉獻和改善的天地。
人與人之間的 connection 一直是社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當然,人與社會(社區)的 connection 也相同重要。包括 connection 的形式、方式、親密度、互動等等。
隨著人的生活方式改變,社會結構的改變, connection 也跟著改變。 connection 會以適應的形式出現。但相對的, connection 也有主動的影響力,畢竟 "人" 是社會中的要角。
Ch15 下一個社會
基本上這一篇文章堪稱總整理,將下一個社會的模樣大致地勾勒了一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