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3, 2007
第一年 -- 哈佛 MBA 求學生活實錄
原發表日期: Sep 6, 2003
個案教學法在 HBS 真的是應用到 "所有的" 課程,連 "會計" 都可以用 case 來上課。(有時候會覺得濫用了)
其實我感觸最深的是 HBS 擁有的資源,各式各樣的資源,硬體和軟體,多到另人咋舌。
硬體的,像是雪德大樓,是 HBS 學生專用的,裡面有健身房,有餐廳等等。軟體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人, HBS 的校友,在全世界的商業領域早已成綿密的網絡,各行各業的精英和高層都有 HBS 的校友,這樣的環境讓 HBS 在學學生可以獲得任何商業領域的最新資訊,第一手資訊,而且範圍可以包含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
商管學院總是喜歡各種不同工作背景的人加入,如此的用意,除了說進一步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還可以讓上課的情況更好。
這樣的多元性,讓 HBS 的 "個案教學法" 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同的課程都會有相關經驗的同學來帶頭,或許是在課堂上帶頭討論,或許是在讀書會裡帶頭討論,由比較熟悉的同學來帶比較不熟的同學,更能提升討論的風氣。
不同的課會有不同的同學擔任這樣的工作,學生們彼此教學相長,師生也可以互惠。
藉著評分制度,強迫學生必須踴躍在課堂上發言,利用這樣的訓練,每個學生都會更有主見,更能面對群眾侃侃而談。
個案教學讓 HBS 的學生非常習慣處理 "真實的" 問題,而不是紙上談兵。
另外,外國學生還必須克服語言的障礙,由於 MBA 本來就是需要大量發表意見的課程,再加上 HBS 的個案教學, "語言" 的確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我發現作者在書裡面描述他自己休閒娛樂的篇幅實在不多,頂多就是去雪德大樓運動、和三五好友到餐廳喝小酒,或是參加一些似乎是比較正式的 party。
沒有看電影、沒有 KTV、沒有夜市 (美國本來就沒啥夜市),也沒有去逛書店。由於沒什麼假期,所以也很少成群結隊出去玩。
似乎他們休閒娛樂的選擇性比我們少,這會不會也是造成 "卓越" 的原因之一?
補充:Apr 13, 2007
現在覺得休閒娛樂少是因為學生自己的選擇,並不全然是環境造成的。能到 HBS 唸書的人,是因為他們的選擇而成為「能進入 HBS 唸書的人」,就像 Jim Collins 在《從 A 到 A+》所說的:Greatness ... is a matter of conscious choic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