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9, 2008

十三行博物館 - 建築篇

當天早上陽光耀眼,騎車到淡水後,天空上卻佈滿了雲,沒有下雨已是萬幸。在淡水捷運站、老街附近覓食,似乎與上次去金山老街的食物大同小異。烤魷魚的攤販很多,愈靠近捷運站的價格也愈高,賣鳥蛋的店家也是如此,靠近捷運站的沒有加魩仔魚,往裡面繼續走,就開始有老闆會加上魩仔魚,而且價錢還一樣。回程時在老街上,還發現一攤保證每串可以吃到 50 隻魩仔魚,果然出現排隊人潮。

週末的淡水人潮多,不像上次來的時候,下著雨的晚上,店家幾乎都沒有營業,路上也難得看見行人。

搭渡輪往八里的遊客不少,渡船每艘大約可乘坐 100 人,有室內的座位,也可以選擇站在船艙外,吹風看景。船票每人單程 20 元,來回票 39 元,省一元,這是傳說中的「聊勝於無」嗎?

往八里的渡輪
灰濛濛的出海口

抵達河岸之後,有個很熱鬧的左岸公園,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這裡騎單車、騎協力車、玩飛盤。我們坐上紅 13 公車,往十三行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觀很特別,我們剛好遇上下午三點的定時解說,介紹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特色。館內二樓以上的解說動線,受到建築物的限制,規劃地並不適當,除了時光長廊之外,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狹長型的階梯上,寬度只能二人擦肩而過,如果一次有超過 10 名遊客參加解說活動,很容易因為距離解說人員太遠而聽不見介紹,失去解說活動的意義。

博物館的建築是由孫德鴻建築師所設計,獲得 2002 年臺灣建築獎首獎及 2003 年遠東建築獎的首獎。博物館由三個建築主體組成,分別是鯨背沙丘、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以及傾斜 17° 的八角塔。

十三行博物館建築整體
圖片來源:微笑台灣 319 鄉

鯨背沙丘因狀似海平面突起的鯨背或陸上沙丘而得名,其結構軸線是以放射狀指向海洋,因此代表「海」,爬上階梯,可以看見博物館周遭的地理環境和建築,還能遠眺海洋,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同時享受陽光和海風。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則象徵「山」,側邊有二道近距離的平行高牆,指向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而入口處二樓的傾斜玻璃,在晴朗時能映出大坌坑遺址,告訴遊客二個文化之間是有互相接觸的。傾斜的八角塔位在「山」與「海」的交接處,呈現遺跡遭破壞、無法還原歷史真相的意象,時光長廊便位於八角塔的四樓。

鯨背沙丘 平行的高牆
八角塔與高牆 入口處二樓傾斜玻璃

十三行博物館的入口位置在地平面下,讓人有變身考古人員深入地底之感,入口處左右兩側的小突起設計,呈現十三行人生活中的沙丘土堆。八角塔不僅建築外觀傾斜,內部牆壁的石塊也是傾斜 17°,螺旋狀的階梯是上下樓必經動線,欄杆上的藍色漆卻已見生鏽剝落。

深入地底的入口 考古景象 八角塔內螺旋階梯

博物館內有許多展覽廳,介紹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作息,擺放著十三行人日常生活用具。陶器是十三行遺址出土最多的遺物,其中「人面陶罐」是鎮館之寶,在陶罐腹部有相當生動的人面造型,眉脊、雙眼、嘴鼻,以及臉頰旁的雙耳,顯示十三行人當時製作陶器的高水準。

人面陶罐
八角塔內部一景 八角塔傾斜 17° 的牆
展廳之一 展廳之二 展廳之三

十三行博物館是週末假日的好去處,不只能多瞭解台灣的歷史、原住民,還能在學習體驗室親手捏陶罐,寓教於樂。經由解說人員的介紹,才瞭解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由裡到外,從局部細節到整體,都有其意涵與意象,收穫良多。

十三行博物館



延伸閱讀
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孫德鴻設計師簡介
十三行遺址
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 微笑台灣 319 鄉
更多相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