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日期:Jun 09, 2003
花了一點時間把這本書看完,跟其他的書比起來,時間真的只用了「一點」。小說的形式閱讀起來比較快,儘管它有將近 500 頁。
這學期修了 ERP ,好死不死上課就有提到 TOC , DBR (Drum-Buffer-Rope),等等生管的方法,所以這本書我從頭到尾看完,發現都在講 TOC ,有些地方也會聯想到 DBR ,而這兩者實際上也有共通點。
故事的場景是工廠,雖然主要的任務是生產,但在故事中我也發現了管理的其他層面,譬如說獎勵制度,企業文化,企業政策,願景,變革,溝通等等。這些東西不是可以分割開來的,尤其是在實際運作上。
這本書盛名在外,但我卻沒有受到很大的震撼。
文中值得討論的觀點,舉一個來說,常識是大家普遍都接受的,都視為理所當然的,但在理所當然的背後,其實是有很多基本假設與原則的,我們表面上接受了常識,實際上我們也同時接受了它背後的那些基本原則。而在這些基本原則所建構的平台,才發展出大家接受的常識。
常識大家都知道,但知道歸知道,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見得是每個人都會拿出來用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接受了表面的結果 (常識),卻沒有深入去探討形成結果的原因 (基本假設)。所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應用。
大家都照著常識在行動,所以結果大家都差不多。要想突破,就要勇於挑戰常識背後的基本假設和原則。簡言之,就是要勇於跳出框框。
文中後段也提到「邏輯」在商業環境中的作用 (用處),還蠻有趣的,對數學系畢業的我們來說,可以知道邏輯在其他領域有什麼用。
目標,是這本書的書名,到底這本書跟目標有啥關係呢?我的感覺是,當我們想到「目標」的時候,常常會列出琳瑯滿目的小目標,但是卻沒有辦法精確地說出整體的大目標。我覺得作者在這邊說的「目標」,和 vision 是有一點類似的。
整體的目標通常是很基本的,很沒有學術氣息的,很人性的,導致我們可能不太願意承認那是我們最大的目標。另外,很多時候我們又會把「目標」和「手段」弄混,讓情況更加複雜。
很多問題的起源都在於,我們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