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誌》(The Big Issue Taiwan)都出了第 2 期,我才拿到創刊號,但還是免不了要稍微解析一下。很快翻過這本雜誌的第 1 印象,是「有 Monocle 的感覺」,這感覺主要來自 3 個地方,
內容架構
在目錄上一目了然,《大誌》把內容分為 6 個部分,
00 是主題、專案(Feature, Projects),我是把這當作封面故事來理解。
01 是事件、議題和概念(Issue, Affair & Ideas),但新聞報導佔了絕大部分,雖然目錄上都是用「短評」。
02 是明日商業、科技趨勢(Business Tomorrow)。
03 是文化、氛圍、場域(Culture Related)。
04 是時尚、設計、建築(Design for All)。
05 是編選、活動、參與(Edits, Events),最前面的 3 頁是商品型錄(Catalog)。
而 Monocle 的架構是,
A:Affairs,主要也是新聞和時事
B:Business,
C:Culture,
D:Design,
E:Edits,裡面也有幾頁名為 Shopping 的商品型錄。
不曉得英國和其他國家 The Big Issue 的內容架構是不是也這樣安排?而李總編也在發刊言說了,「在內容架構的部分,我們沿襲了……包括 Monocle、Wired 等。」
圓形的國旗 icon
這部分給我的感覺最強烈而直接。
最後是圖文的走法,也就是排版。我比較能接受《大誌》的版面,卻對《2535》的版面適應不良,大概是因為我比較 old fashion 吧。
有個地方特別吸引了我的注意,即《大誌》用了不少 flickr 上的圖片,我稍微試了幾張,發現用的應該都是透過 creative commons 授權的圖片,或許這替眾家出版社點亮了一盞節省成本的明燈。
在第 18 頁介紹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的時候,內文第一次出現 Duisburg 的時候誤植為杜斯伊堡,希望負責這篇的作者和編輯不要因此被罰錢(?),畢竟瑕不掩瑜啊。
作為一個讀者,我必須說「字體真的有點小」,也許這是因為內容多,但又要控制台數的結果,但閱讀起來真的有點吃力啊。
或許大家都知道這本雜誌是為了想照顧遊民而生,不曉得大家會不會想問,既然出發點有公益的成分在,那雜誌裡怎麼聞不到公益的味道?我個人是很欣賞、支持李總編的認知,目的(照顧遊民)歸目的,但達成的方式(包括雜誌內容和通路)不見得要和目的綁在一起。也就是說,只有讓《大誌》繼續活著,才能達到照顧遊民的目的,而為了要讓《大誌》賣得好,內容要能吸引到讀者,就是根本了。
其他更專業的分析,就請期待傅瑞德吧!
完全同意「內容要能吸引到讀者,就是根本了!」
ReplyDelete非常偽善的一本雜誌,印十萬本,卻只訓練不到20人上街販賣,其他都找志工跟超商賣,完全是在消費遊民
ReplyDelete@Anonymous: 根據我那天去聽李總編談《大誌》,目前《大誌》似乎沒有必要印十萬本,因為根本賣不到十萬本,這數字聽起來匪夷所思啊。
ReplyDelete@GusF_Finkbeiner1209: Hi, 歡迎路過 :)
ReplyDelete如果來台灣就要變了調
ReplyDelete那不如不必用TGI的名稱
把TBI這名稱讓給真的有心的人
@Anonymous: 之前網路上好像有人寫 mail 給英國的 TBI,對方好像也說要調查,我比較想知道英國 TBI 的結論。另外,我關心的是社會企業這個模式在台灣到底做不做得起來,用什麼名稱我不在意。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