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6, 2006

亞里斯多德總裁讀後感(上)

當兵時看過的一本書,當時僅留下書中的一些美句子。這學期碰巧是《倫理、領導與決策》課堂的指定閱讀,因此再讀一遍,寫下閱讀心得,一方面是上課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彌補上次的不足。

許多現象與問題,追根究底之後都很可能落入哲學的討論範圍。因此用哲學的角度探討商業世界的現象,的確可能可以提供治本、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書的作者 Tom Morris 橫跨商業與哲學二領域,由他以哲學的角度(試著)提出現今商業世界問題的解答,應該是具有相當的說服力。

哲學探討的「真、善、美」,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可應用之處,在商業範疇亦是如此(否則真善美就不會被稱作是根本的討論了)。作者在書中大力提倡真善美在商業領域能帶來的好處,我認為可以用一個觀念貫穿,即是「誠心地為他人設想」。

如果部屬能誠心地為主管設想,便會提供正確的營運數據;同事之間若能誠心地為彼此設想,就不會爾虞我詐、互相隱瞞,公司裡就會產生「真」的氛圍。如果主管誠心地為部屬設想,自然會給部屬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讓上班的場所能變得「美」。如果企業裡的每個人能誠心地為別人設想,互相鼓勵、支持,便是「善」。

若「真、善、美」誠如作者所言,是目前商業領域問題的解答,那麼「同理心」應該就是這解答的關鍵、核心了。

作者(以及本書)在做這樣的討論時,有個前提假設,亦即作者認為人是符合「 Y 理論」的。但我覺得這樣的假設太過於理想,在工作環境中,在社會中,還是有不少人是偏向「 X 理論」的,對偏向 X 理論的員工而言,「真、善、美」這一套論述很可能變成掛在牆上裝飾用的哲學家名言。

在現代社會中、商業領域中,存在著嚴重又複雜的倫理問題,作者提出了對 Y 理論有效果的解決方法,但是對於 X 理論的社會人和工作人,同樣的問題仍然有許多值得再思考的地方。

2 comments:

  1. 今天的社會對於哲學思想更多的是廉價地“拿來主義”,真正認真思考真理問題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奢侈或不實際的。我們沒看到幾個像蘇格拉底這樣為正義而死的人;我們都很實用取向,哲學是要為我們服務的。

    若我們能夠明白哲學的價值,或許我們可以進入更深沉的反省:我常常在想哲學是否可以無所不包地徹底處理人世間所有的事情。我是質疑這說法的。關於我的存在意義,我內心的痛苦掙扎,我無可避免又無可被取代的死亡,哲學能夠告訴我什麼嗎?這是我閱讀祈克果和舍斯托夫的原因。

    ReplyDelete
  2. To 12:57 PM, December 10, 2007 Anonymous: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忘記我是在哪裡讀過,但最近還蠻認同的。太過實用導向可能有演變成短視近利的風險,與其「因正義而死」,現在人多會選擇「因不正義而活」吧。很抱歉,我對哲學沒有研究,無法跟您多做討論,但很謝謝您留言,也許哪天我多看些哲學讀物,再回頭與您對話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