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5, 2011

翻滾吧!阿信(通篇是雷,慎入)

今晚,我又用眼淚洗滌了自己。

昨天(6 月 23 日),一位好朋友說他買了票,臨時有事沒辦法去看,問我有沒有興趣,他告訴我這部片是改編自喵導的哥哥的真實故事,他願意自費請快遞把票送到我這兒來。我相信這位朋友的推薦,聽到「真實故事」我就很有興趣,在確認過快遞費用不會超過票價之後,我就厚臉皮地說我要去(以前我很可能因為不好意思而找個理由拒絕別人的好意)。昨天下午我就拿到票了。

當我正準備開始期待的時候,突然接到消息,大老闆隔天下午 5:30 要約一位我正在接洽的作者見面,雖然我預估不會耽誤到 8:00 開始的電影,仍免不了有點擔心。會面結束,我到中山堂附近時剩下 20 分鐘開場,就近買了一個三明治一瓶罐裝咖啡,坐在放映場地外面突兀地一個人吃著。

沒想到今天(6 月 24 日)是台北電影節開幕,沒想到《翻滾吧!阿信》是開幕片之一,沒想到劇組人員和張艾嘉主席都到場,沒想到有些劇組人員也沒有看過完整的影片。

我的朋友寫了一篇很棒的介紹推薦文〈飲熱血,看猛男,這裡通通有:「翻滾吧!阿信」〉,我不會寫得比他好,所以我就單純寫寫自己的觀後感。一定要提醒一下讀者,既然觀後感很難不提到劇情(而且一定是很 personal 的),我乾脆就放開來寫了。

June 4, 2011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作者 Michael J. Sandel 不僅僅是將幾位哲學家——包括功利主義的邊沁(Jeremy Bentham)、彌爾(John Stuart Mill);自由至上主義的諾齊克(Robert Nozick);接著是康德、羅爾斯和亞里斯多德——的主張以淺白的方式說明,到後面的章節,更像是作者邀請這幾位哲學家針對一個主題或案例同桌辯論。

利用時事作為討論案例,不僅有助於降低哲學那天生不易親近的感覺,也有利於學生或讀者進行討論,原因是大家都還記得那些事,以及自己對該事件的看法。

跟著書中所呈現的思想交鋒,我隱約發現自己對不同的事件抱持著不同的正義觀,背後的觀點甚至是互相衝突的。也許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