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2, 2017

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究竟出版,2014 年 10 月 30 日上市

推薦指數:★★★★☆(4/5)

被討厭的勇氣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一開始對作者想表達的東西,有些部分不是很理解,看到接近一半時大概能懂,然後反過來覺得這個來踢館的學生實在是「(想法)太嫩了!」但我在網路上看到其他人的心得,說這位提問者的問題著實都是他想問的,我想這可能是不同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對事情的體悟自然也會不同,書裡其實也有提到。

整體而言,我不是很適應對話式的寫作,也就不會再看第二集,但有時間的話,可能會看比較正統一點的阿德勒書籍。

下面藉由一些書裡的句子,說說我自己的經驗與想法,或許可以讓大家粗略了解書裡部分的內容。

有兩點需要先說明:

  1. 因為我沒有先讀過阿德勒較正式的作品,不太確定本書中「阿德勒的思想」是否就真的是「阿德勒的思想」。
  2. 我的想法與感覺就僅止於「我的」想法與感覺,「感想」都是很 personal、因人而異的。
開始吧!
對當下的「你」來說,井水的冰涼或溫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這就是所謂「居住在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p.11
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p.11
這邊需要一點前情提要(脈絡)。同一個溫度的水(假設是23℃),我們在夏天會覺得涼,在冬天會覺得暖,不變的事實是水的溫度,然而感覺卻不同。

同一個事實,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會有不同的詮釋,書上說「居住在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是這個意思。首先,這可以和書上另外一段話一起看:
阿德勒認為,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比如遭遇重大災害,或是幼兒時期遭受虐待之類的事,它對人格形成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影響還是很大。重點在於,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p.35
因為感覺與詮釋會因人而異,因此重要的便不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如何詮釋事實」,也就是「賦予經驗什麼樣的意義」。這樣的觀點在很多地方其實都看得到,海濤法師所說的「假的!」是這個意思,另一個常見的說法:「換個角度,世界便截然不同。」也是同樣道理。

幾年前,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心情不是很美麗。騎車回家途中,停在復興北路地下道的紅綠燈待轉,看見前方一輛機車上,後座的女生緊緊抱著前方的男生,兩人有說有笑,好不親密。也許有人會覺得厭惡、覺得刺眼。但那時我突然想到,在他們兩人眼中,此刻的世界是多麼美好,一想到「原來在我過得不好的時候,還是有人過得好」,剎時整個世界溫暖了起來,心想「果然這個世界還是好的」,我可以因為他人覺得開心,而覺得開心。

這個場景是我(逐漸)脫離「憤青」很重要的一步,就因為一個念頭:「原來在我過得不好的時候,還是有人過得好」,世界就從此不同。所以我能理解「賦予意義」、「詮釋角度」的重要與影響。(這個場景還教會我一件事:如果我的眼光能擴及他人,深刻體會到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還有他人,就不會一直執著在「我」,世界也會遼闊很多。)

其次,「賦予意義」這件事,我覺得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我們永遠可以把事情往光明面、積極面去解釋,例如:「雖然我現在在吃苦,但吃苦就是吃補,有助於我未來更成功。」因此「壞事」也可能有好的意義,對人生有助益。壞處是,過度或錯誤使用這項能力,可能讓人變得「阿Q」,不再好好地正視事實,去改善狀況。如果遭到虐待,只知賦予虐待「正面的意義」,不思如何阻斷虐待、保護自己,問題或壞事無法改善,受害的還是自己。

這跟很多事情都一樣,關鍵在平衡、拿捏,適時適度使用。

p.35 有一句話,我覺得也值得探討:
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p.35
這樣的想法或信念,適用於「面對人生的態度」,適用於擁有「基本運氣」的人,換句話說,常常是生活過得還不錯的人才會說出這句話。例如出生在台灣的我們,有不少人就是屬於「運氣不錯」的族群,出生在中產家庭,社會環境相對安全穩定,享受一定程度的自由。同樣在台灣,有一部分人就沒有這種運氣,可能出生在相對貧窮的縣市,破碎的家庭或者隔代教養,由於家境不寬裕,從小(可能國小開始)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分擔家計,教育與公共資源可能也短缺,種種不利的先天因素,讓這些人可能在實質生活上沒辦法大聲說出「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並不是符合上述情境的都注定是相對「不成功」的人(如果我們用錢賺得多不多來衡量),我們身邊都有一些雖然出身不是很好,但努力擁有專長的朋友,可是也不能忘記,有些運氣更不好的人。

在台灣尚且如此,若出生在更貧窮的國家,更動盪、不安全、不公平的社會,更缺乏教育資源的地方,即便他們付出同樣的努力,甚至更努力,仍舊很難改變物質生活。對這些人而言,「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在物質面聽起來就比較沒有說服力了。你對一個下一餐都不知道在哪裡的人說:「你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以前我認為「不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這思維的背後其實是「我的成果都是我努力來的」,同時也將付出與成果中間簡化為直線關係,卻忽略了「運氣」這個因素,而顯得自大傲慢、不知感恩。我出生在中產家庭,小時候沒有得小兒麻痺,遇到好的老師,至今沒有被車撞死﹍﹍,這些都不是我「努力」來的,如果沒有這些運氣,我還會像現在一樣嗎?老實說我沒有把握。當我認知到「運氣」在「成就」中間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後,就不免會更在意「環境」的重要,同時也變得更謙虛一些。

現在我覺得,運氣和努力都是「成功」(指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不可或缺的要素,前者的重要性可能比我們認為的還大很多。(這和心理學的一項偏誤有關。)

如果我們是幸運的一群人,這句話就比較適用。如果我們真的有某種程度的選擇權或自由,那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我們自己選的。有些時候,選擇並不是很外顯,而是比較隱晦,是透過價值觀做出排序,進而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雖然有時很難察覺。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p.44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p.49
這應該是阿德勒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目的論」。
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生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p.52。
這裡的「善」與道德上的好壞無關,而是指「有用」,換句話說,「沒有用」便是「惡」,作者說這是希臘語中善與惡的意思。(或者是古希臘?)上面那句話的意思是指,我們之所以「選擇」了不幸,是因為那個「不幸」對我們「有用」,我們想要「利用」那個不幸。

「目的論」可以連同上述「賦予意義」一起理解。阿德勒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目的』而活著」(p.37),那個「目的」很難察覺,不是「我想當科學家」、「我要賺很多錢」這種,書中有個例子:
我有一位年輕朋友,他夢想成為小說家,卻一直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他的說法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讓他隨心所欲地寫小說,結果當然沒有寫出東西來,更別說參加什麼文學獎甄選了。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他只是藉著不參加甄選,保留一點「只要我願意,一定做得到」的可能性。他不想被人批評,更不想面對自己那麼糟糕的作品萬一落選的現實。他只想活在「只要時間夠的話,我也可以」「只要環境許可,我也能寫」或是「我真的有才華」的各種可能性之中。再過個五年、十年,他應該就會開始找別的理由,像是「我已經老了」或「我有家庭要顧」之類的藉口吧。--p.60
按照作者(或阿德勒)的說法,這位想成為小說家的人,他的目的其實是「活在『我有才華,只是環境不允許』的粉紅泡泡裡」,而不是「成為小說家」,他將經歷到的「不幸」(工作忙),賦予了「阻礙我實現目標」的意義,利用「工作忙」這個不幸,達到「活在粉紅泡泡裡」的目的。

以此標準,阿德勒的心理學其實是對自己非常嚴苛的,如果拿他的說法去「攻擊」別人(或者說是「揭開真相」),力道也很強,這種事情在我年輕不懂事的時候做過一次。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看電影,開演前去旁邊買吃的,店員和我朋友聊了起來,他說他也很想去看我們要看的電影,我就在旁邊默默補了一句:「放心,如果你真的想看,你就一定看得到。」我想說的是,「看電影」沒有排在他「行動清單」很前面的地方,其實他並沒有「真的」「很想看」,或者,那個「很想」還不夠想。這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有些選擇是比較隱晦的,但它仍舊影響我們的行動,其實我們還是做了選擇。

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認為所有的人都能改變、都能幸福、都要活在當下,似乎都可以從「目的論」和「賦予意義」出發去理解。

我自己在看「目的論」這一段時,有點掙扎,覺得有些事情可以用目的論去解釋,但如果硬要將所有事情都用目的論去看待,不曉得是出於何種原因——不忍心、覺得殘忍、或者其他——又會覺得不舒服。也許是目的論也跟其他東西一樣,並非適用於萬事(要適時適度使用),也可能是我自己受到太大衝擊而無法接受。

但如同我所說,這是很嚴格的看法,拿來要求自己可以,若想以此去「戳破」別人,要三思。後來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功課,也有自己的快樂和痛苦要經歷,拿自己的道德去要求別人,如果不在那個時間點,沒有機緣,後果不僅是徒勞,還可能破壞彼此的關係。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又何需我多管閒事?(這和下面內容有關。)
不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p.95
認真地在這一剎那跳著自己的舞,認真地生活。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像跳舞一樣,活在每個終結的剎那中。不必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你一直跳著,就會到達某個地方。

所謂的「實現式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就我自己而言,不論我如何回顧過去,都無法清楚說明自己為什麼來到了「此時、此刻」。--p.286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不和別人比較其實很難做到,工作的人三不五時就要績效考核,學生三不五時就要考試排名,甚至老師每學期都要接受教學評鑑。我比較有印象的是國中時,我媽媽每次考完試都會跟我說:「不要跟別人比,跟你自己比就好。」或許是因為這樣,我覺得現在的我稍稍能在心裡做到不和別人比較,但外在力量要將我拿去「被比較」就不是我可以控制的,而這大概也是書裡的「分離課題」(第三夜的主題)。

離題說一下「分離課題」,和我喜歡的一句英語諺語有關:「別人怎麼對你,不能決定你是誰;你怎麼對別人,才能決定你是誰。」

然而「跟自己比」也要很小心,因為比較的對象是「理想中的自己」,換句話說,若使用不當,這是鼓勵我們「追求完美」,而完美是永遠無法企及的,因此這麼做的人可能反而陷入永遠自卑的困境。我的想法是,這和管理學談「變革」很像,我們需要「立即性的小成功」來鼓舞自己、激勵自己,告訴自己「我做得到」、「我做得還不錯」、「我還可以更好」。也就是說,我們一邊望向遙不可及的、理想中的自己,一邊每天進步一點,不貪心,對每天的小小前進都要覺得開心、有成就感,偶爾停滯甚至後退也都沒有關係,心也需要休息,只要目標清晰,慢慢走,每天都會是更好的自己,這樣就很足夠。過分逼迫自己,怕把自己弄成沒有彈性的橡皮筋,只能斷裂。老話一句,關鍵在平衡與拿捏。

「不需有目的地」可能一般人比較不懂或無法接受,這讓我想到,有次和幾位前輩聚會,其中一位說:「很多時候,成功不見得會出現在你期待的地方。」就像書中的哲學家所言,他原本想學希臘哲學,後來卻研究起阿德勒的心理學。我們身邊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朋友,或者曾經聽到某些創業者的經歷,也是這樣,甚至連創業書籍愛用的 pivot 一字,也是這個意思。

在個人層次,「理想中的自己」是會變的,例如我們國中時想成為的人,和後來大學時想成為的人,很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人生方向出現大轉彎也是合理的。我們可以把「理想中的自己」當作遙遠的指引,同時要保持彈性,改變了也沒有不好,不管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是每天往那個方向前進一些,而且為自己的小小進步感到小小歡欣。
你會希望「十年前早知道就好」的這個想法,其實是因為阿德勒思想讓「現在的你」有了共鳴。如果是十年前的你會怎麼想,誰也不知道。只能說,應該了解這些事的,是現在的你。--p.288
這和我前面所說的有點共鳴,要想理解什麼、體會什麼、領悟什麼,都需要一定的前置作業、一定的過程與累積,時間到了、機緣到了,某件事情、某個場景就會發揮臨門一腳的關鍵作用,讓我們有所體會。就像陳奕迅《苦瓜》的歌詞:「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領悟到的道理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不可能要求別人要和我們有一樣的世界觀或生命觀,畢竟每個人都只能體驗到某些面向的世界和人生,每個人對生命與世界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正常來說是這樣,因此我們一定要謙卑。)

如果我們急著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說教),可能會有《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提到的狀況:
在約翰真心求助之前,別人主動去幫忙,他只會排斥。--p.25
以上大概就是我記得要寫下來的,還是要不厭其煩再說一次,我的想法就只是「我的」想法,一定是片面的、很 personal 的,記錄下來只對我自己有意義,我不在意對別人是否也有意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