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出版,2018 年 6 月 7 日上市
推薦指數:★★★★★(5/5)
2018年10月17日,克里米亞(俄羅斯控制)東部發生校園槍擊案。一名十八歲的學生持槍進校園,在餐廳引爆炸彈,開槍瘋狂濫殺,而後自殺。據媒體報導,已造成至少十多人死亡,超過五十人受傷。
▌「到處都是孩子的屍體」
俄羅斯一度以為遭到恐怖攻擊,後來才知道是校園槍擊案。從監視器的畫面來看,有人認為兇手的打扮很像1999年美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的其中一位兇手:艾瑞克.哈里斯(Eric Harris)。甚至,「先炸,後開槍,再自殺」的犯案過程也像。
這是俄羅斯今年發生的第五件校園槍擊案。今年五月發生在美國德州聖塔菲高中的,則是美國2018年的第二十二件校園槍擊案。二十二件啊。
今年六月初,「商周出版」出版了《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作者是科倫拜事件另一位兇手——狄倫.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的母親蘇(Sue Klebold),她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從狄倫遺留下來的日記片段和部分錄影帶,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遺憾的是孩子已經死了。
▌「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或許大家還有印象,在台灣,每當有年輕人犯罪上了新聞,常在電視上看到他的父母、兄弟姊妹、師長或朋友說:「他平常不是這個樣子的!」或者「他在家都很乖啊!」其實我一直很納悶,不太能接受這樣的說法。
但其實,我從自己的經驗曾經歸納出一個小小心得: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理解另外一個人。我就是帶著這兩個自相矛盾的想法,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不知為何,後者一直沒有套用到前者。
初見這本書時,第一個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作者的身分——兇手的母親。我好奇,當一個媽媽面臨最親愛的孩子變成殺人犯時,她如何自處?她的心情會是怎樣?心碎恐怕都不足以形容。她一樣也是「不知道」嗎?
▌母愛柔情與冷酷現實的交織
我找到蘇在TED的演說,她在台上為兒子犯下的滔天大罪道歉。她為了不是自己犯的錯而道歉,讓我覺得很不簡單,也可以看出她真的很愛狄倫。為了愛的人低頭道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懊悔、自責、痛苦,瀰漫在演講的每一句話中。她知道別人怎麼看她,她說:「我知道我會帶著這個悲劇活下去,帶著這些悲劇度過餘生。我知道在許多人心中,我失去的無法跟其它家庭失去的相比。我知道我的掙扎也不能讓他們好過一點。我知道有人甚至認為我根本沒有痛苦的權利,只有無窮無盡的懺悔。」她的這些「知道」,一個比一個沉重。她承受的,遠超過我能想像。
我開始看書稿第一章,從蘇接到丈夫湯姆(Tom Klebold)的電話開始,父母對孩子的擔心,焦慮,腦中無數的小劇場,身體與精神如何上沖下洗,隨著警探而來的苗頭不對,無時無刻在腦中互相衝撞的理性與感性,以及數不清的情緒轉折,看得我沉浸其中,跟著糾結。
看到第一章的結尾:「我和所有里特頓市的母親一樣,祈求孩子能平安無事。但一聽見播報員說已有二十五人喪命,我祈求的內容也變了。如果狄倫真的跟傷人或殺人脫不了關係,必須有人阻止他。我曾在心裡默默祈禱過無數回,身為一個母親,這次禱告實在令我無比折磨、無比錐心,可是在那當下,我明白我所能祈求神賜予的最大恩典,不是讓他平安,而是讓他死。」我的心也跟著碎了。
▌重要卻難解的題
克萊伯德一家是典型的中產階級,蘇是社區大學的職員,為了重新認識狄倫,她花了很長的時間,訪談了許多專家學者,也擔任募款活動的志工,跟自殺未遂者交談。她把傷痛與學到的經驗,都寫在書裡,我覺得至少可以看到這些:
- 第一個是大家在兇案發生時最常問的,「身為母親,你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們深信兇手的家庭教育一定有問題,背後可能隱藏一個原因是,我們想要說服自己,我有好好教小孩,所以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家和我小孩身上。但事件證明,小孩變成兇手(可能)是無法預防的,再親近的人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另一個人的想法,尤其當他想隱瞞的時候。
- 喪失愛子的母親的心情、情緒轉折,我深受感動。《背離親緣》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在推薦序中寫到,他問蘇和湯姆,如果狄倫在旁邊,他們會想跟他說什麼?「蘇低頭凝視地板,過了一分鐘才輕聲說:『我想請他原諒我,原諒我這個當母親的,居然不知道他內心有多麼痛苦,原諒我沒幫上他的忙,原諒我讓他覺得不能向我傾訴。』」
- 面對死亡時,親朋好友、工作同事甚至某些陌生人對當事人的支持,可能是很重要的力量。
- 青少年的自殺問題,作者認為是心理健康,或腦部健康問題,包括青少年的憂鬱症問題。但是如何分辨到底是青少年的一般行為,還是腦部疾病的徵兆,在行為醫學上仍是待解的難題。「他們雖然很難搞,老愛死命把我們推開,但不代表他們不需要協助。事實上,這些特徵或許代表他們需要協助。」不過蘇在書裡還是盡力提供了線索。
- 當孩子出現異狀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處理。在孩子心情不好時,就放著讓他們自行消化情緒嗎?還是要出手干預,逼問出事情原委?「有位前同事注意到她十三歲的女兒似乎變得有點孤僻。有狄倫作為前車之鑑,她決定逼問女兒(追問個不停),女兒受不了終於崩潰,坦承她在溜出家門見朋友時,遭陌生人強暴。她十分憂鬱,既羞恥又害怕,而且很認真地打算尋死。」
- 校園霸凌問題,以及為什麼有些孩子被欺負後,卻選擇隱忍。
- 當夫妻在面對與處理悲傷的步調不同時,婚姻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情況我在《悲傷練習》裡面也看到過。
- 媒體應該如何報導自殺和兇殺案件。模仿犯案並不是空穴來風,美國ABC News 2014年的調查報告指出:自從科倫拜高中攻擊案發生後,至少有十七起攻擊、三十六起涉嫌預謀攻擊學校或嚴重威脅學校的事件,跟1999年的大屠殺有關。
- 就是關於美國的槍枝取得,這個問題目前看起來還離台灣比較遠。
▌小小的盼望
我後來才發現,綜合以上九點,這其實是一部記述人性的絕佳作品,每個問題與困境都是真實,每個角色的思緒、感受和反應都那麼理所當然。這些事情就活生生在我們每天的日常中發生,而令人難過的是,恐怕還會繼續發生。
現在市場上有人出版了這本書,希望以後可以不用再出版這類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